募捐 9月15日2024 – 10月1日2024 关于筹款

举证责任研究 法理的视角

  • Main
  • 举证责任研究 法理的视角

举证责任研究 法理的视角

李可著, 李可, 1975-, 李可著, 李可
你有多喜欢这本书?
下载文件的质量如何?
下载该书,以评价其质量
下载文件的质量如何?
1 (p0-1): 举证责任研究——法理的视角
1 (p0-2): 作者李 可
1 (p0-3): 第一编举证责任本体论
1 (p0-4): 第一章举证责任:从狭义向广义的嬗变
1 (p0-5): 一、举证责任的名与实
3 (p0-6): 二、举证责任的广义化
5 (p0-7): 三、狭义举证责任在我国
9 (p0-8): 四、广义举证责任论在我国的涌动
11 (p0-9): 五、新狭义举证责任论分析
18 (p0-10): 第二章谁是举证责任主体?
18 (p0-11): 一、法院是举证责任主体吗?
21 (p0-12): 二、两种主体两种责任
23 (p0-13): 三、法院不是举证责任主体
25 (p0-14): 四、证明与查明的界分
27 (p0-15): 五、法院查证的背后
33 (p0-16): 六、查证责任在我国
37 (p0-17): 七、举证责任主体有哪些?
40 (p0-18): 八、举证责任主体在前苏联的命运
44 (p0-19): 九、举证责任中的绝对真实主义批判
49 (p0-20): 第三章举证行为与举证后果分析
49 (p0-21): 一、举证责任:行为与后果的统一
51 (p0-22): 二、行为与后果相对统一说
53 (p0-23): 三、心证原则对统一说的影响
56 (p0-24): 第四章主张责任
56 (p0-25): 一、主张责任的独立性
59 (p0-26): 二、主观主张责任与客观主张责任
61 (p0-27): 三、主张责任在广义举证责任中
63 (p0-28): 第五章主观举证责任
63 (p0-29): 一、主观举证责任概述
66 (p0-30): 二、主观举证责任在前苏联与我国
69 (p0-31): 第六章客观举证责任与主观举证责任的关系
69 (p0-32): 一、客观举证责任
72 (p0-33): 二、提供证据责任表象说分析
75 (p0-34): 三、主观举证责任与客观举证责任:谁主谁辅?
81 (p0-35): 四、主观举证责任与客观举证责任的相对统一性
83 (p0-36): 第七章举证责任的归属
83 (p0-37): 一、在举证责任归属上的争议
86 (p0-38): 二、对几种学说的评价
89 (p0-39): 三、举证责任规范具有双重品格
93 (p0-40): 第八章举证责任的性质
93 (p0-41): 一、狭义论对举证责任性质的理解
102 (p0-42): 二、广义论对举证责任的定性
108 (p0-43): 三、新狭义论在举证责任性质上的观点
111 (p0-44): 四、举证责任是一种自我责任
115 (p0-45): 第九章举证责任的对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15 )一、法律适用是两种事实之间的反应
117 (p0-46): 二、举证的对象是要件事实
123 (p0-47): 第十章对真伪不明情形的处理
123 (p0-48): 一、要件事实的可能状态
124 (p0-49): 二、真伪不明情形的司法应对
130 (p0-50): 三、要件事实拟制说评析
136 (p0-51): 四、要件事实不明时应发现和构造举证责任规范
142 (p0-52): 第十一章举证责任的范围与期限
142 (p0-53): 一、举证责任的范围
143 (p0-54): 二、举证期限在我国诉讼上的落空
146 (p0-55): 第二编举证责任分配论
146 (p0-56): 第十二章举证责任的背景依托:主体际诉讼模式
146 (p0-57): 一、诉讼模式分类法新论
149 (p0-58): 二、主体际诉讼模式千年不衰
154 (p0-59): 三、两种诉讼模式的对比分析
159 (p0-60): 四、我国诉讼模式的更新
165 (p0-61): 五、诉讼模式转变的突破口:庭前接触制度
168 (p0-62): 第十三章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律
168 (p0-63): 一、举证责任分配概述
169 (p0-64): 二、举证责任分配上的行为与后果统一原则
172 (p0-65): 一、一般意义上的推定
172 (p0-66): 二、法律意义上的推定
172 (p0-67): 第十四章推定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
175 (p0-68): 三、推定的法律性质
178 (p0-69): 四、推定的种类
196 (p0-70): 五、推定对举证责任转移的影响
200 (p0-71): 六、对推定的反证
203 (p0-72): 第十五章 自认对举证责任的影响
203 (p0-73): 一、自认概述
207 (p0-74): 二、自认的主体
209 (p0-75): 三、自认的种类
235 (p0-76): 四、自认的撤回
238 (p0-77):…
年:
2004
出版:
2004
出版社:
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
语言:
Chinese
ISBN 10:
722106508X
ISBN 13:
9787221065087
文件:
PDF, 15.74 MB
IPFS:
CID , CID Blake2b
Chinese, 2004
线上阅读
正在转换
转换为 失败

关键词